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曾用名:教学研究
主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甘肃省教育厅
ISSN:1671-4067
CN:62-1168/G4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影响因子:0.213115
被引频次:4059
期刊分类:职业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以教学促进传承 在传承中丰富教学 ——广东文(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制作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 近年来,动漫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文化传承,重视古典文化的弘扬和人才培养,一直在教学实践和实训项目中关注传

2.制作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

近年来,动漫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文化传承,重视古典文化的弘扬和人才培养,一直在教学实践和实训项目中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动漫专业成立了动画制作工作室,利用动漫项目教学、动画片制作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已经制作播出了以神话传说伏羲女娲造世的《东方神话》、广东潮汕文化题材的《仙佛造桥》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系列漫画故事绘本《东周列国》《小米问·国学》的动画项目,在弘扬国学文化、传统文化宣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在传播中形成了地方的影响力。

3.广东民乐走出国门

2017年2月,学院民乐团代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赴印度参加了第二届“丝绸之路”中印音乐节,在孟买、那格浦尔、印多尔等印度主要城市举行了多场音乐会,给印度的观众带去《旱天雷》《荔枝颂》《娱乐升平》《彩云追月》等极具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还分别在孟买大学、印多尔纳德瑜格学院以及那格浦尔中心最古老的女子大学举行了“中印音乐工作坊”,介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以及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和形制特点,并进行了技法讲解与示范。一系列活动展示了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获得巨大成功。

(四)社会服务,助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常说一句话“离开了文化的根基,经济无法腾飞”。同样的道理,我们的高职教育不仅仅要服务区域的经济建设,更要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我们广东的院校,对于岭南文化的建设自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多年来学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广东民间艺术与新时代、新要求充分融合,同时积极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使民间艺术不仅是解读文化遗传的“密码”,同时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从而广东民间艺术与岭南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三、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民间艺术传承创新方面的展望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在高职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推进综合改革通的发展要求下,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吸引、联合社会各界文化艺术名家名师共同组建一流的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教师团队;通过建设岭南艺术大师工作室、广东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育人平台、文化艺术团等形式,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进教学成果进入市场,打造高水平的文化艺术挖掘、传承和发展的振兴基地;依托育人平台及大师领衔的教学团队,构建民间艺术教育育人体系,培养广东新民间艺术传承人;面向行业、企业和社区开放教育资源,搭建多样化、高水平的文化普及、推广和发展平台,普及和推广岭南文化,规范提升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和发展水平。

[1]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遗名录项目[EB/OL]. 2018-420.

[2]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遗名录项目[EB/OL]. 2018-420.

[3]田联刚.文献题名[J].汇聚推进民族技艺产教融合的正能量[J].2018(1):17-19.

[4]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EB/OL]. 2015-3-24/2018-4-20.

一、广东民间艺术概况历史上广东是百越之地,历史悠久。省内分布着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传承久远,民间艺术资源丰富性和多样化是全国少有的省份之一。广东民间艺术在形式上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曲艺、民间戏剧、民间杂技和绝技、民间手艺,等等。其中有的品种,如粤剧、潮剧、广东汉剧、正字、白字、西秦,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佛山、潮阳、潮州等地的剪纸,广州牙雕、阳江漆艺、肇庆端砚、阳江风筝、东莞千角灯,吴川与沙湾飘色,等等。其中,广州的“三雕”(牙雕、玉雕、木雕)和潮州木雕是中国雕刻工艺的佼佼者,佛山的石湾陶塑和潮州的瓷塑在国内外很有影响,潮州是我国四大泥塑产区之一,包含广绣和潮绣的粤绣与湘绣、苏绣、蜀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广东的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第一批获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广东就有梅州客家山歌、中山咸水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龙舞、狮舞、英歌、潮剧、粤剧、佛山木版年画、剪纸、潮州木雕、端砚制作技艺等29项获选。在第二批又有雷州歌、惠东渔歌、麒麟舞、广东汉剧、广州玉雕、广州榄雕、灰塑、盆景技艺、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潘高寿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潮州工夫茶艺等29项获选,入选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涵盖范围更为广泛。上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资源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与动力。广东民间艺术资源脱胎于原始艺术的广东民间艺术,在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浸润下,是广东地域文化的鲜明代表,它以灵活的方式和丰富的艺术特质成为广东经济的有效补充。广东历史上有出口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传统,唐、宋、明、清时期已有陶瓷、粤绣、香包、泥塑、彩塑、广彩、潮绣、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品,出口东南亚国家。这些产品的外销,促进了对外文化的交流,在经济上为历朝赚回数以万计的黄金白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每年工艺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是全国工艺品出口创汇大省。如潮州木雕,当时的潮州木雕艺人们根据海外的订单,创作仿古木雕,出口至港澳、东南亚,甚至欧美等国。广东民间艺术资源数量多,文化历史价值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精髓的体现。然而,资源分布零散,许多民间艺术品类处于濒危状态。二、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民间艺术传承创新方面的探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技能型艺术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文联系统,也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唯一一所公办的高职院校。学院拥有60年的艺术教育传统,艺术办学特色鲜明。近年来,学院以“传承岭南文化,服务区域经济”为使命,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协同优势资源,建设岭南文化艺术传承发展高地,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扎实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岭南文化责任感的、掌握高级技术技能的广东新民间艺术传承人,为广东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弘扬广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倡导民间艺术进校园,把广大青年大学生吸引到民间艺术的殿堂中来,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强调岭南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在课程中融入广东民间艺术的相关内容,在研究中开展广东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传承,培养了大量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文化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型艺术人才。(一)成立研究广东民间艺术的相关部门1.广东文艺研究所承担上级部门委托的广东民间艺术继承、发展、创新与产业开发科研项目;开展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传承;开展民间艺术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将广东民间艺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或转化为产品开发等;编辑出版《广东文艺研究》刊物(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学报)。2.广东民间艺术学院(筹)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委办[2010]64号)和省委宣传部《部长办公会议纪要》([2011]9号),广东民间艺术学院(筹)是实施《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重点项目之一,其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广东民间艺术人才,进一步创新和推出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广东民间艺术学院筹建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具体负责。为确保顺利完成筹建任务,学院专门成立了广东民间艺术学院筹备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就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招生就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深入论证,同时,积极为学院选址。(二)将广东民间艺术传承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相结合1.依托大师工作室培养广东新民间艺人学院于2012年引进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程智,先后投入近百万元建设程智漆器大师工作室,为大师传承绝技、创作精品、培养人才搭建平台。为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装饰艺术设计(漆器设计与制作)专业,围绕漆艺的传承与创新,制定有效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承方法,将口传身授的传统技艺整理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推进产教融合,实现规范、系统、科学的传承,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广东新民间艺人。为了进一步拓展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打通校内与行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壁垒,与北京乐器学会、广东古琴研究会、学院音乐系等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推行岭南漆艺古琴制作项目。程智漆器大师工作室负责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完成古琴制作,音乐系由古琴大师谢东笑领衔培养古琴演奏人才,并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协会的平台,将传统手工艺的古琴和典雅的古琴演奏推向高端艺术市场。同时,探索文物漆器修复的技术研发,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共建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实训基地,以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技能为主题,互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共同组织申报和实施科研课题、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专业的开设奠定基础。2.研究广东民间艺术,提取岭南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依附在不同时代中或实用型或观赏艺术型的产品上进行传播。而现在,岭南地区的许多传统工艺由于流通基数的减少而导致在传承上渐趋式微。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产品相结合,将文化依附在可被现代消费者接受的物质产品上,进行流通传播。在艺术设计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们以岭南文化特色为切入点,从材料层面、工艺技术、创意设计3个不同层面对广东民间传统技艺进行研究。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对传统工艺品进行重新造型与包装设计,对传统材料的创新利用,在教学中达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表演类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们融入民间音乐、民间曲艺、民间舞蹈的表现风格、艺术特色和技艺等内容,并运用拼揉、编配、现代高科技将民间演艺艺术重新拼揉组合,形成崭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审美的新的表演作品。3.加强广东民间艺术熏陶,强化人文素质培养在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具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如开设《手工刺绣》《掐丝珐琅》《广东音乐》《广东戏曲赏析》等一些选修课程等。这些相关知识强调宽而浅,侧重在实际项目中的综合应用,加强学生对广东民间艺术和岭南文化的认识。(三)产教融合,导入广东民间艺术实践项目1.客家文化导向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0年以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与河源市卫生计生局、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合作,以河源地区的客家文化为基点,较深入地介入客家民间艺术与民俗的挖掘,依托专题设计课程、毕业设计,师生团队先后完成了紫金县客家长寿文化馆、原生态客家生活馆、百岁广场、客家宗祠街,和平县人口文化博物馆、林寨古村景观规划、百姓文化街,佗城镇“美丽灵江”等一系列的规划与设计,通过视觉品牌策划、生态景观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传统民居复原与再生实验等一系列探索,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融合,创建了“贯穿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条主线,探索文化资源到课程资源、文化元素到设计产品的两条转换路径,协同校、政、企三主体,促进以‘客家文化为内涵、文化传承项目为驱动、现代设计方法为手段、课程体系为载体’的四要素联动”规范、系统的客家文化导向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培养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觉力,通过把客家文化素养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将客家文化典型项目导入教学,实现特色化人才培养;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落地,为客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了“传承深化教学,教学促进传承”的良性互动。2.制作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近年来,动漫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文化传承,重视古典文化的弘扬和人才培养,一直在教学实践和实训项目中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动漫专业成立了动画制作工作室,利用动漫项目教学、动画片制作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已经制作播出了以神话传说伏羲女娲造世的《东方神话》、广东潮汕文化题材的《仙佛造桥》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系列漫画故事绘本《东周列国》《小米问·国学》的动画项目,在弘扬国学文化、传统文化宣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在传播中形成了地方的影响力。3.广东民乐走出国门2017年2月,学院民乐团代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赴印度参加了第二届“丝绸之路”中印音乐节,在孟买、那格浦尔、印多尔等印度主要城市举行了多场音乐会,给印度的观众带去《旱天雷》《荔枝颂》《娱乐升平》《彩云追月》等极具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还分别在孟买大学、印多尔纳德瑜格学院以及那格浦尔中心最古老的女子大学举行了“中印音乐工作坊”,介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以及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和形制特点,并进行了技法讲解与示范。一系列活动展示了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获得巨大成功。(四)社会服务,助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常说一句话“离开了文化的根基,经济无法腾飞”。同样的道理,我们的高职教育不仅仅要服务区域的经济建设,更要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我们广东的院校,对于岭南文化的建设自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多年来学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广东民间艺术与新时代、新要求充分融合,同时积极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使民间艺术不仅是解读文化遗传的“密码”,同时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从而广东民间艺术与岭南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三、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民间艺术传承创新方面的展望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在高职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推进综合改革通的发展要求下,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吸引、联合社会各界文化艺术名家名师共同组建一流的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教师团队;通过建设岭南艺术大师工作室、广东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育人平台、文化艺术团等形式,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进教学成果进入市场,打造高水平的文化艺术挖掘、传承和发展的振兴基地;依托育人平台及大师领衔的教学团队,构建民间艺术教育育人体系,培养广东新民间艺术传承人;面向行业、企业和社区开放教育资源,搭建多样化、高水平的文化普及、推广和发展平台,普及和推广岭南文化,规范提升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和发展水平。参考文献:[1]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遗名录项目[EB/OL]. 2018-420.[2]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遗名录项目[EB/OL]. 2018-420.[3]田联刚.文献题名[J].汇聚推进民族技艺产教融合的正能量[J].2018(1):17-19.[4]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EB/OL]. 2015-3-24/2018-4-20.


文章来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lzzyxyxb.cn/qikandaodu/2021/0118/529.html


上一篇:李祥震布面油画作品
下一篇:《高粱·红》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