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曾用名:教学研究
主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甘肃省教育厅
ISSN:1671-4067
CN:62-1168/G4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影响因子:0.213115
被引频次:4059
期刊分类:职业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通过碑刻透视明清时期兰州的社会状况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碑刻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一项重要艺术,是我们现代人类研究古代历史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同时,碑刻也是时代变迁的一个重要

一、引言

碑刻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一项重要艺术,是我们现代人类研究古代历史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同时,碑刻也是时代变迁的一个重要见证。著名学者王国维曾针对历史的研究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关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地上的遗物和保留下来的纸质文件进行互证的方法来进行辨别,可取之可信,填其漏遗。而碑刻艺术正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兰州碑刻就如同兰州历史长河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承载着兰州悠久的史料和文化,本文就通过兰州碑刻透视一下明清时期兰州的社会状况。

二、兰州的历史沿革

兰州,即今甘肃省省会,又名金城,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兰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商道“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处,因此,兰州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又因为兰州市位于我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因此又有“陆都心脏”的称号。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在兰州一带设置榆中县,这是兰州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建置。西汉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正式建置兰州城。东汉时期,由于战争接连不断,郡治迁移比较频繁,兰州的建置发生了较多的变化,并且所辖县数在此期间逐渐减少。早在东汉时期(公元178年)兰州最早的碑刻卫觊撰写的《汉金城太守殷君碑》就已经出现,但遗憾的是碑石和碑文都没能保留下来。由此可见兰州的碑刻历史源远流长。三国时期,兰州城地属魏国。西晋时期兰州建置没有发生变化。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乱在行政建置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在隋朝之前并没有“兰州”这个称呼,公元581年,隋文帝在皋兰山下第一次将“金城”改为“兰州”,一直沿用至今。

在我国所有北伐的历史战争中,唯有明代的北伐战争势如破竹。但是其中却也有一场北伐战役尤为惨烈,就是洪武二年大将徐达收复甘肃兰州的战役。《安宁堡神庙一记》碑刻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升尝考《禹贡》雍州之地,秦为陇西郡,汉置金城郡,魏周为武始郡。隋初为兰州,大业中废州为郡,州寻更为县。因入我朝,成化戊戌复为州,属临挑府”明朝时期的兰州城主要由兰州市、庄浪县和金县三个区域组成,并且兰州城这样的区域结构保持了很长一段历史。一直到了清朝的初期阶段开始逐渐发生变动,兰州市和金县成为临挑府(今临洮县)的管辖范围。到了顺治、康熙和乾隆这三个皇帝执政时期,兰州城比较突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区域的管辖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许多,而且其社会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兰州城从一个不起眼的县治区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守卫阵地。虽然从“金城”到“兰州”经历过多次易名,但是其重要性一直不容忽视。

三、明清时期兰州的社会经济

明清时期,经过了元朝的纷杂战乱,社会经济出现大萧条现象。明清政府通过屯田、移民等手段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

明清时期兰州社会经济在农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乾隆至道光年间,在农业发展方面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灾难。此次农业灾害在乾隆年间的《免粮恩碑》中可以看到相关记载“甘肃省地痔民贫”。“向来该处民欠未完地丁耗羡及籽种、口粮等项,屡经降旨分别豁免。”但是,农业受到巨大灾害,皇帝开恩豁免皇粮的解决方法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下老百姓的困窘生活,到了道光年间就有乡民告状的现象出现。《平番县民告状指示告示碑》记载“大东乡贫民食种艰难弃抛田地,流离他乡者不一而足,因是粮价腾贵。”由此碑刻内容可以知道,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四、明清时期兰州的学校教育

明朝时期,肃王执政,喜好文墨,启用了大量文人志士,政绩显著,不乏博学多才之士。比如操持严明、守正不阿的黄谏,为官廉能的理学家段坚,文武双全的彭泽以及不畏死亡、弹劾严嵩父子的邹应龙等。《明家君张后村墓志铭》碑刻云“成童时,奉督学张公以储养将材择应袭武生辈送兰州儒学讲读五经七书。”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教育还比较重视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清朝时期开始,兰州书院勃勃兴起,不乏德才兼备之人士。兰州政府在招考过程中要求严格,涌现出不少非常优秀的人才,其中进士较多。如革除积弊的循吏秦维岳等。《贡生题名碑》所云“孙子以嘉靖丁未分教兰序,暇观明伦堂南东西,雁塔题兰士登科名姓,无虑百十余人,美哉郁郁乎。”由此可见,兰州在明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还是比较卓著的,在这其中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文章来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lzzyxyxb.cn/qikandaodu/2021/0201/541.html


上一篇:兰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优良发展环境
下一篇:新时期兰州职业教育改革模式探索——以兰州职